
打開繪畫的創作之門兒童網站
————談在幼兒繪畫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
沙一
對幼兒進行創造力的培養并不意味著幼兒創造力的缺乏,幼兒的思維往往不受時空的束縛,不被經驗和規律所限制,大膽、自由而富有創造性。但是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僵化幼兒的這種思維,使其失去創造的活力。為此,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改變傳統的觀念、內容和方法,在繪畫活動中,努力實現對幼兒創造潛力的激發和發展。
一、興趣抓住孩子的心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往的教學中,蠟筆畫占了主導地位,而一味的蠟筆畫,容易使幼兒疲勞,產生厭惡情緒。我們選擇一些不同材料和方式的繪畫活動。多形式的繪畫,讓幼兒不斷地產生新鮮感,既了解了繪畫多樣的表現手法,更保持了對繪畫活動的興趣。首先在作畫工具上,我們加入了水粉畫、蠟筆水彩畫、水彩筆畫等。在作畫方式上,我們開展了拓印畫、線條畫、刻畫、磨畫、浸染畫等活動,如蠟筆水彩畫《寒冷的冬天》,用蠟筆先畫出雪地、雪花和房屋,再用藍色的水彩涂一遍,白白的雪花就顯露出來了,多有趣呀!還有拓印畫,先在吹塑紙上刻畫出圖案,然后涂上各色水彩,再用紙拓印下來,多神奇呀!其次是繪畫內容本身的趣味性,我們有選擇地運用一些帶有娛樂性的題材,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如《有趣的圓》,給圓添上幾筆,讓它變成太陽、蘋果、線團……,《曲線畫》,讓筆娃娃在紙上“跳舞”,勾出隨意的線條。這些新奇、獨特的作畫工具、方法和題村,讓幼兒沉浸在充滿樂趣的活動中,他們自始至終興趣盎然,充分體會著繪畫的樂趣。
二、命題解放孩子的手
以住我們對繪畫的命題,總是根據老師的范畫而定的,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縛了幼兒的想象,也框住了老師引導、啟發的范圍,當老師要求幼兒動動小腦筋,畫得和老師不一樣時,我們會發現,幼兒只會對背景加以添畫,從真正意義上講,不能說有創造性,在這一學期里,我們選擇了一些有創意的命題,如《假如和美麗的動物結一次婚》、《有趣的臉譜》、《打針》等,我們還對原有的一些內容進行了修改,如將《奶奶請坐》改為《我愛奶奶(爺爺)》,將《我給花兒把水澆》改為《愛護綠化》,將《騎木馬》、《滑滑梯》改為《兒童樂園真好玩》,將《跳繩》、《蕩秋千》改為《我們愛鍛煉》,這些有趣的命題既來自于生活又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老師在引導、啟發時也可以借題發揮,激活幼兒的想象。